【浴血龙章集:一个解放战士的传奇蜕变】
1946年深秋,鲁西南的硝烟刚刚散去。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巨野县境内打响了被战士们称为龙凤战役的激战——北线陈再道2纵在龙固集阻击国军王牌第5军,南线三个纵队在张凤集围剿整编11师。这场硬碰硬的较量中,有个令人称奇的战例:徐庄阵地上,有个班创造了一人未损歼敌123人的奇迹。 这个传奇班级的班长,就是后来名震全军的王克勤。战斗结束后,这个班涌现出三位战斗英雄,其中新兵白志学单枪匹马消灭45名敌人,而班长王克勤更是一人包揽杀敌英雄和互助英雄两项殊荣。 这个26岁的安徽汉子,人生经历堪称传奇。阜阳老家的三亩薄田养不活全家,13岁那年父亲因与地主争执重伤离世,从此母子三人沦为乞丐。19岁时被强征入伍,在旧军队里挨过鞭子、逃过三次都被抓回。抗战胜利后想回家种地,却在平汉战役中成了俘虏。 初到6纵18旅时,这个兵龄六年的老兵油子满脑子都是八路军打不过中央军的偏见。他摆弄机枪的绝活却引起教导员武效贤的注意——这个22岁的红小鬼15岁就参加革命,看着王克勤蒙眼拆装新缴获的机枪时,当场拍板:这挺机枪归你了,但得明白枪口对准谁。 两颗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就此交汇。武效贤用自己4岁差点饿死的经历,终于打动王克勤登上诉苦台。两个小时的血泪控诉后,这个硬汉彻底蜕变,不仅带着解放战士冲锋陷阵,更创造出思想、生活、战斗三大互助制度。在张凤集血战中,他的班组用这种新型带兵方法创造了战场奇迹。 刘伯承元帅看到报告后立即在全军推广,称赞这是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的生动实践。1947年定陶战役中,已是排长的王克勤带队冲锋时不幸牺牲。刘伯承痛心疾首:敌人一个旅也换不来我的王克勤!定陶北门从此改名克勤门,见证着这位传奇战士的不朽军魂。 而当年发现王克勤的武效贤,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指挥著名的106团;培养他的李震政委成为开国少将;推广三大互助的鲍先志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一个解放战士的蜕变故事,就这样在铁血岁月中铸就永恒。 发布于:天津市